广告

pc

广告

wap

您的位置 首页 区县动态

摆脱贫困,新乡先进群体的奋斗史

从一种共识到一种精神 当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就要想群众之所想,拔穷根,摘穷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达成这一共识的“新乡先进群体”,历经艰难,经过传承和沉淀,形成了属于他们的“新乡先进…

从一种共识到一种精神

当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就要想群众之所想,拔穷根,摘穷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达成这一共识的“新乡先进群体”,历经艰难,经过传承和沉淀,形成了属于他们的“新乡先进群体精神”。

“新乡先进群体”始终保持先进的秘诀是什么?通过采访和交流,记者发现他们都有同样的认知:让群众摆脱贫困,走在富裕的光明大道上。

吴金印刚到唐庄工作的时候,每天骑自行车到各村走访群众。“北抓林果”的思路,就是来自一次走访。那是1988年秋天,3个月没下雨,唐庄北部的丘陵,庄稼旱得卷了叶。当检查旱情的吴金印来到侯庄村地界时,遇见了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农,正在侍弄山楂树,吴金印上前搭讪,问他咋会想到种山楂。老人说,山楂树是铁杆庄稼,最顶旱,弄好了可以收入千把块。老人还告诉他:“咱这儿的地,种别的不中,种果树中。”吴金印不由得眉毛一扬:“这是个好点子!”

因此,唐庄镇提出了在北部丘陵地区发展林果业的思路。几年之后,这里建成了万亩林果基地,搞了个“中国唐庄桃花节”,每年春天吸引着来自中外的10多万名游客。承包果园的人家都发了财,有了私家车,住上了别墅。

“新乡先进群体”始终保持先进性,是因为敬畏群众、信赖群众又甘于为他们奉献,给贫困群众带来幸福,因此也受到群众的信任、爱戴和追随。

“拿起白面馍,想起郑永和。”多年来,辉县市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这是辉县群众对郑永和带领大家治山治水、摆脱贫困的深切缅怀。在辉县,郑永和是一个时代的符号。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带领全县人民治山治水,拦河造田,辉县由水难、路难、生活难,变成水通、路通,生活越过越美好。周恩来总理称赞说:“辉县人民干得好!”

辉县市冀屯镇党委书记赵化录扎根乡镇21年,硬是把冀屯镇从一个无名小镇变成了全省百强乡镇,公共财政收入突破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1.8万元,真正把群众带到了富路上。

……

数十年来,凭借着为群众服务到底、鞠躬尽瘁的共识,“新乡先进群体”成员改变了一方方群众落后的面貌,经受住了人民和时代的考验,锤炼出了属于他们的精神:爱党、亲民、担当、进取、干净、奉献的“新乡先进群体精神”。

这个精神犹如指路的明灯,老典型精神薪火相传、长盛不衰,新典型应运而生、层出不穷,形成了独特的新乡先进群体“星云团”现象。长垣县南蒲街道金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永昌,卫辉市唐庄镇仁里屯村党支部书记梁亮等基层党员干部在他们的感召下,谱写了脱贫攻坚的战歌,犹如一颗颗新星,将牧野大地的星空装点得更加璀璨。

从一个苦难到一个信仰

苦了小半辈子甚至大半辈子的贫困户,想不到能有熬出头的这天,料不到日子竟然可以过得这样甜。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告诉他们,最值得追随的是身边的党员干部,最值得信赖的就是共产党。

前前后后,新乡涌现出10多个全国先进典型、100多个省级先进典型、1000多个市县级先进典型。他们不忘初心,将群众从贫困的泥沼中解脱出来。

史来贺说:“跟党走,拔掉穷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如果不能使群众生活越来越好,那就是没有尽到共产党员的责任。”

吴金印说:“帮助群众挖掉穷根,就是最大的联系群众。”

刘志华说:“看见乡亲们苦撑苦熬过穷日子,我心里就难受。作为共产党员,我的念想就是让农民的生活富起来、美起来。”

范海涛说:“爱党,就要为党做点事情;爱乡亲,就要富一方百姓;爱社会,就要奉献一片爱心。”

……

汗水换来了丰收,奉献赢得了民心。“新乡先进群体”不计回报的付出,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心声……这些,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发自内心地爱戴和拥护身边的党员干部。在新乡先进群众的带动下,新乡贫困群众也不甘落后,跟着共产党,誓与苦难作斗争。

从贫困户到脱贫户、到带贫户、再到村委会带头人,卫辉市太公镇田窑村村民李现万靠着脱贫攻坚政策和党员干部帮扶,完成了人生“三级跳”,实现了“逆袭”。早些年,患有严重腰椎病的李现万,一度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帮扶干部的反复劝导让李现万振作起来,他开工厂致富然后带动贫困户,并且积极向组织靠拢,竞选上了村委会主任,李现万说:“我要把我的一辈子都献给党!”

常科是平原示范区张双井村的贫困户,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左腿落下了残疾。之前,他常年在郑州漂泊,打打零工。精准扶贫后,常科回到家乡经过帮扶办起了小型服装加工厂,并即将和相恋十多年的贵州姑娘组建小家庭。去年8月份,50多岁的常科郑重向村党支部交上了入党申请书。常科说:“没有党,俺不可能办厂挣钱还娶上媳妇,俺就想入党,一直跟党走,听党的话!”

今年“七一”前夕,辉县孟庄镇南李庄幸福院的老人们,将悄悄绣好的党旗,送给村党支部书记范海涛;临近“八一”,延津县榆林乡东古墙村的五保户裴新芬,组织村内妇女,在节前赶制了一批鞋垫,送给了延津县武装部的官兵们……吃了一次又一次苦,受过一茬又一茬罪的新乡群众,用自己最朴实的行动和发自肺腑的话语,回报和感谢着身边的党员干部们,他们的信仰朴实而坚贞: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党给的,要永远爱党跟党走。

分页 1 2

pc-baidu

300×200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